推薦路線:藏羌風情之旅,領(lǐng)略最美麗純凈的高原風光。成都——松潘——若爾蓋——碌曲——臨夏——蘭州——西寧——共和——瑪多——玉樹——石渠——馬尼干戈——馬爾康——理縣——成都
藏族與羌族都是華夏大地上的古老民族,羌族聚集區(qū)處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,這里山脈重重、地勢陡峭。羌寨一般建在半山,故而羌族被稱為“云朵中的民族”。藏族人民熱情開朗、豪爽奔放,藏族民歌抑揚頓挫,合轍押韻、悅耳動聽,演唱時還伴以舞姿優(yōu)美、節(jié)奏明快的踢踏舞、鍋莊舞、弦子舞等,受人喜愛。
這里除了有獨具魅力的少數(shù)民族風情,還有燦爛多姿的美麗風景,沿途別具一格的建筑更是融匯了各民族的精華。高原草場上綠草如茵,牛羊滿坡;星羅棋布的湖泊、浮光躍金、碧波萬頃。一座座雪山劍指藍天,銀裝素裹,站在山間極目遠眺,天地間渾然一色。
第一段:成都——松潘——若爾蓋,全長450公里。
成都的武侯祠是中國唯一一個君臣合祀的廟宇,也是紀念諸葛亮的眾多景點中最著名的一座。坐落在風景優(yōu)美的浣花溪上的杜甫草堂,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改造修建成了杜甫紀念館。
從成都出發(fā)沿著213國道北行到達松潘。黃龍風景名勝區(qū)因為常年的鈣化,遠遠望去像一條金色的巨龍,山上湖泊眾多,色彩絢爛。景區(qū)最負盛名的景點是五彩池,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(fā)出奇妙的五彩光芒,極盡美麗嬌艷。位于牟尼鄉(xiāng)的牟泥溝也是一處富有詩情畫意的地方。
從松潘沿213國道西北行到達若爾蓋。若爾蓋濕地擁有獨特的天然美景,并保存著最原始的風貌,是生態(tài)旅游的好地方。黃河在四川唯一一段就是流經(jīng)若爾蓋縣唐克鄉(xiāng),這里也是壯美黃河九曲第一灣,河中島嶼眾多,紅柳成蔭,林間有很多錦雞和野兔。
若爾蓋的美食藏餐有燒饃、酸菜面塊、山野菜、藏族臘肉、咂酒等。羌族餐飲有洋芋糍粑、山野菜、家常臘肉、玉米粑、金裹銀飯、酸菜面、麥稞酒等。
第二段:若爾蓋——碌曲——臨夏,全長300公里。
從碌曲沿213國道東北行到達臨夏。紅園位于臨夏市紅園路,園內(nèi)建筑以小巧玲瓏的江南園林風格、和高大恢弘的臨夏地方民族建筑特色相結(jié)合,造型別致、飲譽西北。炳靈寺石窟位于永靖縣城西北35公里處的,小積山大寺溝西側(cè)的崖壁上,石窟中的造像栩栩如生,神情生動、姿態(tài)優(yōu)美、衣著線條流暢,雕刻技巧嫻熟精妙,手法洗練細膩。
第三段:臨夏——蘭州,全長150公里。
第四段:蘭州——西寧——共和——瑪多,全長700公里。
從瑪多沿214國道西南行到玉樹,途徑巴顏喀拉山口處,有長江與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紀念點。玉樹城區(qū)中心廣場上格薩爾王銅像高22米,是全國最大的格薩爾王銅像,即使經(jīng)歷了2010年4月的大地震,它依然屹立不倒。達那寺位于囊謙縣吉曲鄉(xiāng)以西,是目前藏區(qū)僅存的一座藏傳佛教葉爾巴噶舉派寺院,寺內(nèi)存放著許多傳為格薩爾及其部將的遺物。
第六段:石渠——馬尼干戈——馬爾康,全長680公里。
從馬尼干戈沿317國道東行到達馬爾康。位于城南的雪馬山,景色秀麗,山勢峻峭,有遠古遺留下來的巨大冰川和高山湖泊群,冰川因形似一匹仰面躺著的駿馬而名為“卡瓦達”,意為雪白的駿馬。傳為納足山神的坐騎。城北的大藏寺規(guī)模宏大、歷史悠久,其中的護法殿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
第七段:馬爾康——理縣——成都,全長391公里。
從馬爾康沿317國道東南行,會路過我國最大的紅葉景區(qū)米亞羅到達理縣。位于桃坪鄉(xiāng)的桃坪羌寨因典型的羌族建筑、交錯復(fù)雜的道路結(jié)構(gòu)被稱為“東方神秘古堡”,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藝術(shù)“活化石”,也是至今仍然保持著古樸風情的原始羌族村寨。理縣的米亞羅景區(qū)以漫山遍野的紅葉聞名,每年的10月到11月初是來這里欣賞紅葉的最佳時節(jié)。
從理縣沿國道前行可返回成都。我是一個夢想旅途的行者——祝強,與你分享美好生活,祝你旅途愉快,感謝閱讀并關(guān)注支持!